王志刚代表、许皞委员两会期间备受媒体关注-pg电子直营网

王志刚代表、许皞委员两会期间备受媒体关注-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13-03-15点击数:次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举世瞩目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我校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刚校长、全国政协委员许皞院长同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人民大会堂,同赴“春天的约会”,议政建言、共商国是。

在今年的两会上,王志刚代表、许皞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王志刚校长就关于高校有责任让学生就业、为自由迁徙创造公平制度环境、农业院校"去农业化"之忧、加大农业高校扶持力度等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还作为嘉宾走进河北卫视两会专题直播间接受采访。许皞委员就加强土地科技服务机构管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整治大操大办风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摘选了媒体报道两位代表、委员的部分内容:

1、“高校有责任让学生就业”

《河北日报》 3月4日

一方面社会上“招工难”呼声不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呼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

“高校有责任让学生就业”

□本报记者 闫 锐

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高于大学本科生。”对于日前教育部报告透露出的这一信息,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向记者直言:“大学生就业好不好,关键在高等教育模式和质量。”

一方面社会上“招工难”呼声不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两难’是人才供需不匹配造成的,”针对这一民生头等大事,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认为,要从就业之源问病开药。作为人才提供者的地方高校不能盲目瞄准清华北大,老想着建设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而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不能盲目追逐有多少院士和博士点,更要瞄准社会的人才需求

“公司每年招七八十名毕业生,但没有一个上来就能用的,至少要经过半年多实践和培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褚现英一直为人才难求而困扰。他说:“多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

目前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正在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王志刚表示,社会评价高校的标准是有多少院士,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盲目攀高,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高校有责任让学生就业。”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表示,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府对社会短板人才给予招生计划指导,弥补高校对接社会需求的不足

社会需求与高校信息不对称,制约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学校一般通过用人单位了解社会需求,难以得到全面的用人信息。”王志刚表示,此外,受成本因素所限,学校往往会根据师资力量和现有条件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的积极性并不高。

王志刚认为,政府应将人才需求信息提供给高校,并且针对河北产业发展中的短板人才,在高校招生中进行计划指导,弥补高校对接社会需求的不足。

争创各自纵队的“排头兵”,特色办学也可成为知名大学

“你能想到很多银行来我们学校要学生吗?”王志刚解释,这就是特色的魅力。“银行很多贷款业务是面向农业企业的,需要懂农业经济的人来审核评估。”他说,河北农大的“核”就是农业,抓住这个核心进行延展深化。比如机械专业主攻农业机械,建筑设计则瞄准村庄设计,“如今这两个专业都从原来的冷门变成国内领先,找他们做科研和设计的排着队!”

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知名大学”,王志刚、檀润华不约而同提出,特色办学是地方高校应追求的方向。“清华北大这样办学层次高的研究型大学毕竟是少数,地方大学要立足服务地方发展,办出特色,打出品牌。”王志刚表示,如果每所大学在自己的特色领域精耕细作,成为各自纵队的“排头兵”,也一定可以成为知名大学。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2、为自由迁徙创造公平制度环境

新华网 3月5日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刘铮、杨维汉、王昆)政府工作报告5日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自由迁徙’这个词。其实自由迁徙已经是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自由迁徙,但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背后是制度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农民工超过2.6亿人,其中到本乡镇以外地方打工的农民工超过1.6亿人。前年全国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13.9%、16.7%。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协会《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看来,自由迁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而目前农民工不能公平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是一种社会不公。

户籍制度是自由迁徙的第一道障碍。然而,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保、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更深的鸿沟。

计划报告提出,要使在城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迟福林委员说,户籍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尽管一些城市有顾虑,提出承载能力有限,但其实这些农民工已经在这些城市里了,不能无视这一事实。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要尽快全面放开,大城市至少第一步要做到,城市里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在王志刚代表看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之一就是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就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眼下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须逐步缩小这种差别,这样才能为自由迁徙提供公平的制度保障。

异地高考破冰,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保障范围,推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近来一项项举措,可以看出政府为自由迁徙创造公平制度环境的决心。

公平制度环境也需要相当的成本。据有关研究部门测算,一个农民工市民化仅公共服务就要花费10万元。迟福林委员建议,尽快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包括中央与地方、流入地和流出地、企业与农民工个人的分担机制。

放宽视野,为自由迁徙创造公平制度环境,离不开城乡一体化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王志刚代表说,只有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稳定生活,农业才能实现土地集中,才能发展现代农业;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可以向农村辐射更好的公共服务。

“当城市和农村实现一体化发展,自由迁徙的公平制度环境就真正建立起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迟福林委员强调。

3、新华网:"农"字头大学要消失?!代表痛陈农业院校"去农业化"之忧(

4、河北农大王志刚建议: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发挥聚合效应

人民网 03月10日

人民网石家庄3月10日电(记者 赵梓斌)“近十年来,全国每年扶贫资金的平均投入都在20亿元以上,可全国贫困县的数量却不降反增,多数贫困县处于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态,我认为这与扶贫资金投资效率低有很大关系。”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多个部门都在投入扶贫资金,但涉及的项目往往过于具体、细碎,甚至重复。个别部门因为突出工作成绩而要求扶贫对象“专款专用”,导致了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数量小,资金只发挥了补助、补贴作用,起不到彻底解决贫困的作用。

“比如一些贫困地区地处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土地以坡地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差,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聚集低。如果扶贫资金还是分散用于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公路、饮水打井等项目,投资强度是非常大的,取得的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也许能够解决这些地区的基本生活问题,却解决不了生存发展问题,最终还是会导致返贫。”王志刚认为,应当将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以及用于“三农”发展的各项、各部门资金乃至群众自筹资金进行整合捆绑,向扶贫重点集中,向重点项目集中,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这样既能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集中财力办大事,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又能避免各部门、各行业分头扶贫,各自完成任务,而导致的资金浪费。

“当然,扶贫开发资金捆绑使用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奖惩制度,保障资金使用到位,解决问题明确,效果突出,还要配合贫困县进退机制的建立。”王志刚补充道,当前的确存在一些昔日贫困县已经脱贫,却仍不愿“摘帽”,还有些发展不错的县也在努力争取列入贫困县行列,目的只是为获得国家扶贫资金、贴息贷款、高考升学、水电费减少等优惠政策。

“国家应该强化贫困县动态管理,建立起贫困县进退机制,使扶贫脱贫政策常态化,体现扶贫资金与政策的公正性,让扶贫资金真正用于帮助脱贫。”王志刚说。

5、王志刚代表:加大农业高校扶持力度

《河北日报》 3月12日

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在同层次院校中,高考录取分数往往是最低的,不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议对高分考取农业大学的学生免收学费,免收部分由政府补贴。同时,要在不同区域间建立农科教综合科研和推广基地,吸收高水平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要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单列编制和经费,推进农科教进一步结合。

6、建“就业城”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燕赵都市报》 3月7日

本报特派记者 宗苗淼

温总理不到两个小时的报告,近30处提到了就业,可见,就业问题已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大学生毕业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要按社会的需要来招生

“现在是哪个省钱、好办就办哪个学科。比如法学、会计学、外语、计算机,哪个学校都有。”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说,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除了对学校进行定位之外,还应该对学科定位,要按社会急需来招生。”王志刚代表说。“河北几个大型企业招不到人,就是因为学校与社会脱节,到底缺哪些人,培养哪些人才,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指导,学校了解不到社会的全貌。”“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巨大矛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宝山代表说。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

“有企业说到创新能力不足,涉及人才培养。”王志刚代表说,自己一直在高校工作,“按我的体会,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现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是‘两张皮’。”“增加投入很重要,教育经费占gdp的4%,但不是所有的问题仅靠投入就能解决的。”王志刚代表说,“近些年来风气浮躁,学校重视外在东西,争学科点、博士点。”他表示,学校之所以能叫学校,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

大学生就业应下基层锻炼

“大学生难就业,基层缺人。”王志刚代表建议,进入公务员序列的都要先下去一两年。“应该提高基层单位的待遇、增加基层单位工作的发展机会,这对缓解就业难问题尤为重要。”王宝山代表说。“建议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两者差距,制定基层人才选拔机制,让在基层工作成为大学生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

建就业城解决大学生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小亭提出,可以在大学聚集地等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学就业城,比如保定。“大学科技园是孵化器,复旦周边的大学科技园就吸引了大批人去。”李小亭代表认为,传统产业多的省份,通过孵化成为高新技术聚集区,将是培育新兴产业最有效的方式,而在城市规划中规划出区域发展大学科技园,有吃有住具备生活功能,就可以促进创业就业,促进产学研一体,让很多高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7、[两会专访]王志刚:人才培养要打什么仗养什么兵

长城网 3月4日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本网记者 梦楠 摄

长城网北京3月4日电(特派记者 李梦楠 贺宏伟 刘伟 张黎)3月4日下午,记者在2013年全国“两会”河北代表团驻地遇见河北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志刚。作为多次参加全国两会的“老代表”,王志刚今年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教育和就业。

河北农业大学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同时也是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中国有5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而农业高校仅占高校数量的5%。作为一校之长,王志刚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三农”院校的办学目标和方向有着独特的考量。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本网记者 梦楠 摄

“要对不同的学校的办学定位有不同的宏观指导,各个学校对不同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也要进行调整,使自己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王志刚代表形容这种办学模式的调整是“从有什么兵打什么仗,到打什么仗养什么兵”的跨越。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王志刚代表认为,社会需求与高校信息不对称,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学校一般通过用人单位了解社会需求,难以得到全面的用人信息。”面对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和用工形式,则要“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代表证。本网记者 梦楠 摄

王志刚代表随后谈到河北农业大学“三农”相关专业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农业大产业链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学生不仅会种地、种植、养殖,更重要的是要会经营农业企业,会管理企业,会把自己的产品打向市场,能够把农民组织起来,我们定位叫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办大学就像企业生产产品,王志刚认为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培养的人才能够向企业的产品一样,适销对路,将会大幅度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8、王志刚校长谈“破解新农村建设困局,协调发展”

3月12日,河北卫视2013全国两会()

9、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农业界委员“求解”治污困局

《中国政协报》 3月7日

现在的污染已经不是某一个区域的事情,同样也不是短期内出台些政策就可以解决的日后的工作重点应遵循“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治理原则,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从污染“上山下乡”到“癌症村”频发,再到网友悬赏当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所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仍处于关注未能覆盖、监管难以抵达的事件性应对阶段,未能得到普遍、持续的约束或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困在何处?如何突围?多位农业界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应当对传统的发展模式、环保意识及民生理念深刻反思。

相对“还好收拾”的点状污染,面源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最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认为,这一问题跟我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长期以来,过量使用化肥、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方面的污水排放、工业垃圾不能很好处理都在加剧着农村环境污染。令人担心的是,当前一些地区农村环境的没人管、没法管、没钱管的局面仍未明显改观,而盲目追求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

“我认为还远远没到解决问题的阶段,现在的关键是摸清楚农村污染的家底。”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教授许皞认为,意识到问题然后着手解决固然重要,但摸清家底应该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步,“只有调查清楚全国农村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才能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和治理措施,并进而出台防止污染的法律”。但现实很难乐观。他告诉记者,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机构缺失,绝大多数乡镇没有专职环保机构和人员,现有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环境调查的技术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他自己都搞不明白,怎么还能指望他给出科学的意见?决策部门又如何做到科学决策?”许皞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缺乏前期的技术储备,正是因为我们之前在科技、投入上的欠账太多。他建议,日后的工作重点应遵循“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治理原则,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

“那种只为gdp增长、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实在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许皞委员说。他提醒,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扩展、村镇建设、产业发展绝不能再以牺牲农村环境、贻害百姓利益为代价。他建议,在尽快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完善有关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度,明确资金筹措的来源、承担治理责任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束缚农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问题,让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多位接受采访的委员都强调一点,现在的污染已经不是某一个区域的事情,同样也不是短期内出台些政策就可以解决的。张洪委员建议,对于化肥、农药污染问题,今后要推行精细用药并且避免大面积喷洒,同时最好可以配方用药并且尽量少用,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目的。而对于工厂尤其是大型养殖场,政府可以出资鼓励他们进行治理,例如帮助他们建造化粪池和沼气池。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严厉的惩罚机制。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是迫在眉睫,这些污染的影响势必会延伸到城市。如污水灌溉会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的沉积,对河流湖泊的污染则会使得水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说,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之下,面对污染问题,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谁都不能独善其身。”许皞强调,农村环境整治,必须城乡同治,注重科技创新和因地制宜。要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治理运行机制。

10、许皞委员:加强土地科技服务机构管理

《河北日报》 3月10日

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薛惠娟、霍晓丽)“近年来,土地科技服务市场迅速发展,大大小小的科技服务和评估机构纷纷注册成立,但这些机构良莠不齐,科技水平相差悬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许皞呼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科技服务及评估机构的审核和管理。

作为一名农业专家,许皞委员有很浓的“三农”情结,每年在全国两会上所提的建议也大多与“三农”问题相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发展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许皞委员说,通过调研发现,这些年土地科技服务及评估机构注册数量激增,但是注册前审核偏松,借壳注册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甚至是只有法人的空壳机构,仅仅负责招揽项目后转手倒卖。(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另外,一些土地科技服务公司为了拿到项目,采取恶性降价、给回扣等非正当竞争手段,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土地技术服务领域科技进步放缓。

许皞委员建议,对已有土地科技服务和评估机构进行定期资格、水平核查,清理空壳及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机构。制定科技实力分级评价标准,对已有服务机构进行分级,按等级限定承担项目的类型、规模和服务范围。对不同级别的公司和机构提出具体的科技人员数量和资质要求,对借资质等现象要整改查处。

11、红白事大操大办拖累广建议政府出面加以约束

《燕赵都市报》 3月8日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王丽)“红白事大操大办拖累面极广、浪费严重,甚至成了行贿受贿的载体。”全国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许皞建议,倡导红白事从简办理,限定邀请范围和随份子金额,超额受罚。

许皞委员说,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将各级党政干部从早已厌烦的、繁复的接上送下应酬中解放出来,乘此“东风”整治当前拖累面极广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风,会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拥护。

许皞委员认为,红白事是人生过程中的大事,近些年来大操大办越演越烈,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按照礼尚往来的社会规则,办事规模越来越大,宴席档次逐渐攀升,浪费严重,给办事主家和宾客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大,对多数人来讲成了难于启齿的负担。

大操大办还扰乱了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有的单位一个员工家里办事,几乎全单位人员都要参与,单位领导也只能开绿灯表示善意亲民。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和有势力家庭广发请柬,借机敛财,红白喜事已成为行贿受贿的载体。“当前,大多数人看到了这种不正之风的弊端,希望其回落到合理状态,但是民间自我修正非常乏力。”许皞委员建议,政府应出面倡导红白事从简办理,并加以约束。如,建议限定随份子金额,超额者受罚;限定办事用高级车的数量,鼓励多使用多座客车;建章立制,查处发放请柬扩大邀请范围的行为;对帮他人“串邀当托”的人员要严肃处理等。

12、不能让老年农民工回不去新生代进不来

《燕赵都市报》 3月9日

本报特派记者 王丽 文/图

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体力的不济,老年农民工正在逐步退回农村;而新生代农民工却渴望融入城市。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对中国的城市化而言,是一个严峻考验。

在今年两会上,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卫昌,全国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许皞,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分别从农民工养老、就业、融入城市等多个侧面建言献策,期望新、老农民工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让“小城镇”成为农民工进城的过渡带

全国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许皞则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他说,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的生活成本要远远高于农村。和城市青年普遍拥有大专或本科学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宽松的发展环境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都相差甚远,在城市中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生活水平很低。“这样的城市生活并不能让他们感到身心愉快”,许皞说,他们甚至没有钱和精力去逛商场、去带孩子看一场电影,城市所提供给市民的很多生活服务和文化服务基本上与他们绝缘了。

另一方面,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已经很高,再次接纳大量的农民工,城市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承受吗?从生态环境上来讲,一个地域人口过度密集,其生态环境的自净化能力也会减弱,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也会带来生态的恶化。

因此,许皞委员建议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发展“小城镇体系”,用小城镇体系建设这个阶梯将大城市和农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小城镇为载体,上接大中城市的现代化辐射,下接农村的人流和物流。大量农民工在小城镇生活,相对于农村来说提高了城市化程度,相对于城市来说生活成本低了很多,没有了过重的生活压力,他们的生活会更愉快。

13、出台规章制度整治大操大办风

河北广播网 3月6日

河北广播网北京3月6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屈冠华、孙兰)红白事越办越高档,浪费越来越严重,许皞委员建议《出台规章制度,整治大操大办风》。

“喜事有一些祝贺是应该的,白事有一些安慰性的走访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在它逐渐演化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来到许皞委员的房间,他正和其他委员谈论时下盛行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风。今年春节期间,许皞委员参加了多场红白事宴席,感觉档次越办越高,浪费越来越厉害,一大桌子饭菜动不了几筷子,四分之三都得剩下。

许皞:“主家为了脸面要把酒席办得高档一些,结果互相攀比就会造成很多的浪费。另外有可能还出现其他的腐败现象,借机送礼、打关系,这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搀杂在里头。”

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广受群众诟病。今年两会期间,许皞委员就此提出了整治建议。

许皞:“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这股风已经刮了很多年,而且是越刮越烈,涉及面越来越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也是受其拖累。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下倡导性的约束和整治。如果我们从高层有这么一个倡导,大家会很快地去遵守它、拥护它、去支持它。”

许皞委员进一步建议,治理大操大办,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规章,严格监管。

许皞:“严厉禁止用公车参加此类活动。限定办事用高级车辆的数量。红白喜事一律推行自助餐,各地根据当地条件限定自助餐的就餐标准。这样就不摆大宴席了,避免浪费。”

作者:宣传部 统战部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