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好故事90期】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农大人-pg电子直营网

【农大好故事90期】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农大人-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21-03-10点击数:次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向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令我们农大人骄傲和自豪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脱贫攻坚英模感人事迹,其中就提到我校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在全国受表彰的人中我校1名教师7名校友分别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参会。这8名获奖者是众多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优秀教师和校友代表,是学校多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的丰硕成果。

我们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展示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事迹,旨在引导青年教师向身边的脱贫攻坚楷模学习,传好服务“三农”的“接力棒”,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工作,走好新时代“太行山道路”,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农大智慧、提供农大力量。

孙建设——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我校园艺学院孙建设教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孙建设38年如一日,足迹遍布太行山和全国的苹果主产区,坚守太行山科技扶贫,把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念带进贫困村,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许多熟悉的农民都叫他“苹果教授”。1987年,他自荐担任顺平县苏家疃村不拿报酬的“博士村长”,坚守14年,把苹果种植新技术带进贫困山村。2001年起,他先后走访13个国家和地区,走遍全国9省市苹果主产区,提出了适合中国自然环境、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在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7省区建立苹果现代化栽培模式示范园。2013年起,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按照学校工作部署,他和团队经过4年实践创建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

安长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安长明,承德围场县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河北农业大学92届毕业生,林专9001班。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20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光荣当选。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接受表彰。“从总书记手里接过金灿灿的奖牌,当时实在太激动了,这是我们塞罕坝三代人的共同荣誉!”校友安长明激动的说。

在安长明看来,党和国家把脱贫攻坚楷模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塞罕坝,这是对塞罕坝的巨大褒奖,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林草生态扶贫成绩的肯定。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称赞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的369人来到塞罕坝,开启了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之旅。59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克服恶劣环境影响,攻克技术难关,在茫茫荒原上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林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

如今,塞罕坝林场已成为林草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塞罕坝精神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广泛学习弘扬,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和中宣部“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董晓航——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董晓航(右二),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95届毕业生,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9102班。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委书记。

他着力打造西柏坡红色教育片区、沿太行山高速旅游风景带、滹沱河两岸特色产业带“一区两带”发展格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大关……近年来,石家庄市平山县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处处展新颜。

作为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党员干部,董晓航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他潜心谋划扶贫工作,构建起党政统揽、专班推进、乡镇落实的“1 4 10 23”攻坚体系;发挥“主心骨”作用,带领三级书记抓扶贫,带头包联3个乡镇,把最好的干部派到一线,推动全县260个贫困村实现水电路讯全覆盖、文教医住有保障,11.2万贫困群众率先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1.1万元。

季晓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动物科技学院优秀毕业生季晓明(中)带领团队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个人记“大功”。

季晓明,1995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原畜牧兽医系,曾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在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

脱贫攻坚以来,作为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办负责人,季晓明始终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导,把构建完善产业体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加贫困群众产业收益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担当,推动保定产业扶贫上水平、当先锋。2016年至2018年主动申请到阜平县驻村帮扶,获“优秀队员”“先进驻村工作队”“阜平县荣誉县民”;2018年起负责全市产业扶贫工作,先后推出“全球减贫案例”“中国优秀扶贫案例”“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等模式机制在全国推广,产业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先进集体”,个人记“大功”1次,三等功3次。

在扶贫产业巨大支撑作用下,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彻底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8个国定贫困县农业总产值由2015年168.0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2.75亿元,居民存款由2015年的773亿元增长到127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307元增长到10253元,产业扶贫成为“五个一批”中带动脱贫人口最多的“一批”。这其中,季晓明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用行动和实效诠释着一名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人生价值也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得到了锻炼升华。

石运甫——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石运甫,2007年毕业于动物科技学院。2018年1月,进入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担任民政(扶贫、退役军人)组副组长。

在雄安新区,石运甫承担脱贫攻坚工作,他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强烈的担当、顽强的韧劲、有力的举措,团结带领新区三县扶贫战线同志,面向雄安新区4691户882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好“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帮扶,切实推动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探索建立了扶贫扶智“积分制”、社会工作帮扶体系、“互联网 ”防返贫监测机制,扎实推动新区贫困户如期全部稳定脱贫,推动三县高质量完成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任务,为建设“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面对获得的荣誉,石运甫暗自立下“誓言”。“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嘱托,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接续奋斗,努力创造脱贫攻坚新业绩,保证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李诗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李诗颖,毕业于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0501班,原渭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现任渭南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固本之基,是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0多万户,其中需要产业扶贫的帮扶户就有30多万户,占到60%以上,我们如何进行产业布局,如何将发展农业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渭南市产业脱贫战线打拼的四年时间里,李诗颖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和忠诚,一直思考和探索产业扶贫工作怎么干、如何干好。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始终战斗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线。强化产业基础,提高产业覆盖度;创新工作模式,健全脱贫新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严密防范返贫。

“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担当起历史的使命。”如今已经成为渭南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的李诗颖表示,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自己都会将这句话作为工作动力,主动担当,冲锋在前,以拼搏和奋斗诠释一名青年干部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张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张骅(右),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远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北京林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河北农业大学2008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17年12月驻村以来,张骅破解多项基层党建难题,提出“双提双带双示范”党建模式在兴安盟推广。推进集体经济改革,成立兴安盟第一家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并在当年全村分红。绘制产业发展蓝图,黑色系农产品打入北京市场,田园综合体吸引5万游客,累计销售约1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4个,参与种植土地亩产效益由800元增加到2400元。凝练“三治结合”治理模式,完成生态兴村。远新村2018年底以科右前旗唯一满分成绩脱贫摘帽。

两年多的时间里,张骅以滴水穿石的实干精神,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他领导远新村由国家级贫困村成长为“国家森林乡村”、“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村”,所在党支部由软弱涣散建设成“兴安盟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网等20余家媒体专题报道了他的奋斗事迹。在科右前旗这片土地上,他用辛勤汗水浇灌脱贫硕果,追逐梦想,成为点亮困难群众“心灯”的圆梦人。

编辑:宣传部 张金晓 杨晓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