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郗荣庭:好先生是盏灯-pg电子直营网

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郗荣庭:好先生是盏灯-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22-04-20点击数:次

耄耋之年,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念兹在兹,一往情深。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农大人和事。是对一代人青春芳华的回忆,是对学校发展历史的追溯,更是对学校无限热爱与殷切期望。

宣传部历经一年时间,首期采访和拍摄了十几位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编辑推出微视频《口述农大》10期。百廿老校,群贤毕至,名师云集,我们的拍摄没有结束,永远在寻找和拍摄中,期待你的讲述和观看——因为,我们爱农大。

今天推出的是《郗荣庭:好先生是盏灯》,讲述人:郗荣庭,出生于1933年4月,1956年毕业于河北农学院园艺系,同年留校任教。曾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河北省果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人物小传

郗荣庭,果树学家,出生于1933年4月,祖籍山西省平定县。1956年毕业于河北农学院园艺系,同年留校任教。曾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河北省果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郗荣庭教授从事果树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1959年以来多次参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栽培学》编写和修订工作。1992年以来先后主编出版了《果树栽培学总论》全国通用教材和《中国核桃》《中国鸭梨》《中国果树志·核桃卷》《主要果树砧木》《果树盆栽与果树盆景》等著作23部,参编著作15部,发表论文55篇。首次提出中国是核桃起源地之一的“多元起源”全新观点,受到国内外专家肯定。1981年-1988年参加河北省太行山开发项目,先后主持七县和五县山区核桃资源开发利用。1993年,主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结构 培养合格人才”课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引入日本“清香”核桃品种,推广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近30万亩。研究解决了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世界性难题,为了提高鸭梨果实品质,经过调查研究、专题试验和实施综合技术,恢复了我国鸭梨在国际市场上的名誉和地位。深入生产实践,探索“模拟承包”方式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采访时间、地点:2022年4月,郗先生家中。

采访节选:

我的引路人

郗荣庭(左三)与杨文衡(右三)、曲泽洲(右二)合影

我是解放初期在党的雨露滋润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一代,1952年保送进入河北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前身)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四年的大学阶段,在曲泽洲教授、杨文衡教授和多位老师的培养下,不断明确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回首从教44年来,能为我国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尽己之能,感到满足和慰藉。

1952年,我从黄村农业职业学校保送到河北农学院,学习果树蔬菜专业。18岁的年纪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懵懵懂懂的开启了大学生活。在我记忆中学校师资力量非常强,很多老师都有留学经历。陶学郁教授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化学系,在美国兰士列理工学院研究生院留学;我的恩师曲泽洲和杨文衡教授都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毕业,他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很强,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他们的熏陶和影响下,我逐渐成长。

曲先生经常带我们去农村果园实习,我们几个人坐着大马车穿梭在乡间小路,每当老乡们问“干嘛的”?曲先生就会笑着说:“唱戏的”,他很幽默,也擅长和老百姓打交道。1955年的时候,我们跟曲先生一起参加了河北省果树资源调查,所谓调查就是座谈,并且深入到老乡家里了解情况,包括跟果农交谈,解决他们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山区果树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匮乏,人民生活贫困,这也激发我学习果树专业知识的动力。随着对果树生产的深入了解,看到果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我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从此与果树结缘,再未动摇过。

一生树情怀

郗荣庭在修剪核桃树

1979年,学校在易县阳谷庄设立了太行山开发的示范区,我是第一批过去的。1982年,我承担了太行山七个县核桃低产园改造、增产增效任务。我们有三个人,当时就住在农户的炕上,每天收集核桃品种,观察研究核桃生长发育和嫁接方面的情况,晚上整理资料,做出改进方案。这些非品种农家核桃,六七年才结果,如果要通过嫁接就会快一些,但是核桃嫁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做了很多尝试,背石头砍木头,搭起简易温室,最后都失败了。

不断失败,不断尝试,我从未想过放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苹果、梨等果树都可以在大树上嫁接,并且效果很好,为什么不在核桃上试试呢?于是,我在村里的70棵七八年生核桃树上做起了实验,这次终于成功了。后来效果还不错,成活率达到了83%。

引进“清香”核桃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的老师曲泽洲先生是率先从日本引进富士苹果的第一人。科学没有国界,我觉得应该学习曲先生这个经验,也可以引进核桃其它品种填补咱们国家的一些品种当中的空白。1983年,日本核桃嫁接专家清水直江先生,带着“清香”“晚春”两个核桃品种来华传授技术。并且无偿赠送河北农大两个上述优良核桃品种。

那一次清水先生还看了我们的苗木嫁接和高接换优的嫁接技术后,给予了高度赞扬,比较遗憾的是,“晚春”这个品种没有保留下来。“清香”这个品种推广的特别好,通过高接换优、育苗推广、技术实施、基地建设等措施,至今已经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种植。

我们一直研究核桃,但是中国核桃起源于哪里?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1980年,我看到报纸上刊登河北省武安县发掘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的炭化核桃报道后,深感震惊,我国7000多年前已经有核桃,那小学课本为什么提出张骞出使西域从外国引进才有了核桃?我经过多方考察、化石认证,大胆提出了中国是世界核桃起源地之一的“多元起源”全新观点,并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核桃生产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宣讲,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我一生都在从事果树工作,除了核桃,还有鸭梨,还跟着曲泽洲、杨文衡先生编写教材,后来自己主编教材,一步步循序渐进往前走,不惧困难。人的一生很短暂,我的一辈子尽量给后人留下一些有益的东西,就算不枉一生。

“三结合”是农大光荣传统

郗荣庭(中)指导学生实习

河北农业大学的“三结合”在太行山开发当中体现的非常好,非常务实。从大学入学至今,我在母校已有七十载,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三结合”是咱们学校最宝贵的经验之一。我曾带学生实行“模拟承包”,让他们分组管理果园,通过上手解决问题,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只有亲身经历,他们才能踏实、务实。

智慧农业不只是减少劳力,配药、收获、施肥、浇水等等这些管理技术还是非常重要。唐朝韩愈的《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什么道?传做人和科学之道;授业,授科学知识之业;然后解惑,解决疑难问题,这与咱们“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是一致的。通过新老结合,现代跟传统结合,最终落实到解决我们河北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走创新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服务,这才是正道。

校庆感怀

郗荣庭先生在家中

我的成长基本是从大学开始的,一个源于党的培养,一个是老师们的倾心教育,传授技术,传授经验。学校从1902年起步到2022年,120周年艰辛办学、砥砺奋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离不开历代校领导、历代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建设。即便退休,我仍心系农大,心系果树,“退岗心不退,快乐做义工”,这是我的幸福和快乐。

我已年近9旬,回首往事仍历历在目,在12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特意写了一首《校庆感怀》,送给我的母校:

农务学堂今农大,百年发展美如画;

艰辛办学两甲子,初心校训永光大;

前辈先贤创辉煌,桃李倾力献华夏;

薪火传承“三结合”,基地示范开红花;

太行道路富山区,务实精神获赞夸;

德才并重育栋梁,笃行使命誉天下;

教科成果进百强,致力兴农筑大厦;

凝心聚力争一流,开拓奋进跨骏马。

祝河北农大永葆青春,再创辉煌!

视频制作:张金晓 摄像:张旭 大图制作:贾春香 编辑:宣传部 杨晓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