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黄碧臣:我与农大七十载-pg电子直营网

迎校庆 微视频《口述农大》黄碧臣:我与农大七十载-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22-03-30点击数:次

《口述农大》开栏语:耄耋之年,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念兹在兹,一往情深。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农大人和事。是一代人青春芳华的回忆,是学校发展历史的追溯,更是对学校无限热爱与殷切期望。

宣传部历经一年时间,首期采访和拍摄了十几位老领导、老教授、老专家,编辑推出微视频《口述农大》10期。百廿老校,群贤毕至,名师云集,我们的拍摄没有结束,永远在寻找和拍摄中,期待你的讲述和观看——因为,我们爱农大。

今天推出的是《我与农大七十载》,讲述人:黄碧臣,91岁,曾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黄碧臣,1931年出生于重庆市,1954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前身),同年留校工作,1988年-1995年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采访节选:

幸福的回忆

黄碧臣大学时期与老师同学们合影(左一)

我深爱着我的母校——河北农业大学。因为我在此成长,又在此耕耘七十载,亲身经历了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

1950年夏,母校首次从全国统一招生,当时我从我的家乡——重庆市,考入河北省立农学院(学校的前身),就读于农艺系,而后留校工作。如今母校面貌大为改观,但在我的记忆中经常闪动着一串串难忘的往事,每每想起来还令我这个老学生感到心动,我们这一代就是被好多这样的故事熏陶、感染而成长起来的。

母校给我留校的第一印象极为简朴,一排排的平房,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并不是我印象中大学的模样,但时间久了,也便有了感情。校园是在军阀曹琨私邸的旧址上修建的,园内还残留着当年的一些风景遗址,如杏花村、驼柳、别有洞天以及几块碑文等等,这一切都隐约地述说着这块园地的古老。

上世纪50年代,物质匮乏,教学设备简陋,虽然教师生活艰苦,但都认真执教,没有完整的教材,教师们就亲自动手编写大纲、讲义,亲自手刻蜡版,油印一些指导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师们学的多数是英文,后来在向苏联学习期间,他们不懂俄语,学校就组织教师利用寒假突击学俄文,还选拔了一批俄文比较好的同学担任小辅导员,采用“教学相长”的方法,共攻俄文关。一批既会英文又会俄文的老师就这样快速成长起来,他们查阅外文资料的时候把最新的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当中,使我们学到了不少新鲜的知识。严格执教,严谨地教风使母校声威日振。穷的日子却长志,苦的生活却很甜,这是难忘的旧事,也是幸福的回忆。

母校的育人之道

50级校友返校合影 黄碧臣左(三)

母校育人之道,自有其特色,从1950年踏入这所校园起,我深深感到:学校历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校联系社会的教育原则,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从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用科学知识再逐步培养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注意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作风。

在我求学时期,母校的生源多数来自城市,城市来的学生学习农科,第一关就是要认识植物、认识庄稼,学会做一般的农活。母校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每个班都会分一小片地,从翻地、浇水、作畦、播种、除草到收获,全由我们自己干。四年级,都要走出校门,上学期到国营农场,下学期到农村,跟着老百姓一块干活,一块吃,一块住。一年下来,我们真的觉得收获特别大。完成大学四年最后一个环节的学习,我们这群青年就已经爱上了农村和农业,以后的实践也证明,我们这些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和农业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与之相伴终身。

20世纪60年代,学校进一步提出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并根据不同的专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基地,“三结合”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是教师科研中间试验的场所,也是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推广的示范场所,这一切为以后学校成功地走出“太行山道路”奠定了基础。

多年工作的感悟

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期间在果园考察

办学至今,农大的历届毕业生中人才辈出,得到了社会上的普遍认可。我觉得母校的学生最大的特点:不怕苦、务实、眼睛向下不向上,脚踏实地。把你派到艰苦的地方,二话不说,马上就走,所以分配的时候好多单位都抢着要。

我个人比较重视人才的培养,过去我经常对(科技扶贫)点上的老师讲,必须得培养接班人,因为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个人做的,一代一代,往下传承。

“坚持树人,光泽华夏”。与农大七十载历程,我从解放初期就亲眼经历它的发展,感情非常深厚,母校由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农业学院发展成今天几万人的河北农业大学,变化很大。在未来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要时刻考虑培养的人是不是社会需要的人,能否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这个大目标继续下功夫。坚持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会愈走愈宽广。

视频制作:张金晓 摄像:张旭 大图制作:贾春香 编辑:宣传部 张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