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果实” 重温“约定”-pg电子直营网

品尝“果实” 重温“约定”-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12-05-04点击数:次

随着报告文学《果实》、《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图书的出版,大家的阅读热情很高,读后感受颇深,现将两篇体会摘登如下:

品尝报告文学《果实》

著名作家一合创作的报告文学《果实》,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9301班这一优秀毕业生群体,实事求是讲述了果树9301班全体同学15年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感人事迹,行文感情充沛,遣词灵动活泼。作者巧妙运用当事人原话、方言俚语,生动鲜活地刻画出果树9301班群英谱。

果实,最能给人以收获的喜悦、享受成就的自豪。诱人的果实饱含着人们的汗水和期望,追肥浇水、除草捉虫……精心呵护。全书以果实寓意果树9301班这个集体,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既紧扣园艺人的专业特点,又寓意如今这丰收的硕果,是学校、家庭,师长、父辈多方面因素合力培养孕育而成。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冠以仁者爱人、投桃报李、居安思危、心有灵犀、高山仰止,题目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所统领的主题,且文学性十足。每部分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步步考究,层层推进,最终在尾声中得出了26名同学各个是的优良“果实”,李维贺和邓桂云二老是两枚老而弥坚的坚果,紧扣“果实”的主题。

全书的时间起始于作者接受任务时,此后在行文中,作者以时间推移和

难得的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对人物进行简单的文字刻画,他在追问,追问他们会有如此行为的思想原动力来源于哪里?他写受访者的出身,询问他们的籍贯,了解他们曾经的学习经历和如今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他事无巨细地记录他们的成长环境、接触过的人和经历过的事,把人物尽量还原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以期发掘出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从书的第三部分开始,作者的追问逐步显现出答案:崇德、务实、求是校训的培养,“太行山精神”的影响,老一辈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啦,这才是他们的根,15年默默耕耘不求回报是生长于此的丰硕果实。如今这美丽的果实收获在当代社会,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美诠释!

作者:宣传部 张玲玲

带我们重温感动

——读《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

果树9301班带给我们所有感动的源头,就在于15年前那个不是约定的约定,就像《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的封面一样,勾勾小拇指,再说上一句“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那孩童时期的稚嫩声音仿佛就回响在耳畔,那是最纯真、最动听的乐章。

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十五年的故事早已传遍神州大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埋藏于喧嚣之中15年的感动,正是因为有了媒体的不断挖掘,才使得这一份人间真情,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撼动人心。

本书力求完整地记录果树9301班宣传报道的各个阶段,理清事件的发生发展脉络,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果树9301班,让更多的人在感动的同时,能够自觉学习和传承这种精神。本书分为报道篇、言论篇、书信篇、文艺作品篇、报告会文稿篇、称号和表彰决定,共六个篇章,其中采用的文章多为公开发表的宣传报道,并配有大量首次公开的图片和信件原稿。

当慢慢翻阅这些曾经的报道与记录时,原本早已熟知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还是那样的清晰,甚至回想起第一次读报时,那个泪水模糊的自己。此书在报道篇中收录了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稿件,这些报道从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角度对整个故事进行了讲述。这些新闻报道集中在一起,供读者去阅读,可以让读者更全面、更立体、更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方方面面。在此版块,读者不仅可以回顾故事,重温感动,更能探访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的精神力量带给读者更多的心灵震撼,还原人性最本真的美好。

在媒体的报道中,引用的李维贺老人与同学们之间往来书信的内容,往往成为最容易感动人心的部分,但在媒体的报道中只能引用书信的部分内容,不能悉数网罗。而本书在书信篇,就将李维贺老人与果树9301班同学们往来的59封书信尽收其中,每一封信件都忠实于原文。这其中有我们通过媒体已经熟知的片段,也有我们所不知,但随时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再一次爆发的动人话语。读这些信,很难不让人为之动容,语言很朴实,字数也不是很多,但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话语,让那份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关切与牵挂就是那样的真切,那分明就是父母与子女间亲情的交流,如若那份情不真,又怎会让关切在笔尖下倾诉,如若那份情不实,又怎会让牵挂在心头上流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信,会给了两位老人坚强活下去的理由,只因为二老还有二十几个儿女在远方牵挂着他们。

临近此书的尾声,看着26位同学那一张张朴实而又真诚的面孔,看着26位同学那一张张的全家福,不禁让人想轻轻的对他们说一声: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校报记者 李卿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