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粮丰工程-pg电子直营网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粮丰工程-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12-04-18点击数:次

4月14日,人民日报在第14版以“创新故事”的形式刊登了由宣传部杨晓丽、姚运肖撰写的“甘为百姓谋仓盈”稿件,讲述了粮丰课题组以粮食丰产为己任,战严寒,斗酷暑,十几年如一日,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故事。该课题组获得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报道全文如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马峙英科研团队

甘为百姓谋仓盈(创新故事)

杨晓丽 姚运肖

《 人民日报 》(2012年04月18日 14版)

图为科技人员在查看小麦长势。河北农业大学供图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马峙英手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

笑容里,是茁壮整齐的麦田、饱满粗壮的玉米在收获季节的河北田野上迎风欢唱,是21家单位300多名科研人员的协同作战、联合攻关,还有2000年到2010年11年的辛勤与汗水——从未有过假期,在炎炎夏日看玉米的长势,在数九寒天查小麦的苗情……

重任在肩为粮丰

以河北省为主体的海河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之一,2009年河北省小麦玉米总产量占全国的10.7%和9%,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

但同时,海河平原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着施肥不合理的现象,光热资源也不足。如何合理分配两茬作物的光热资源,提高水、肥利用率成为科研的关键所在。

项目组成立之初,马峙英带领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在全省布点,选取了三个生态类型区:山前平原区、黑龙港地区和冀东平原区,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展开研究工作。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和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21家科研单位,栽培、植保、水利、农机、肥料等多个学科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在小麦玉米栽培生长的关键期,人们能够看到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有了他们共同“把脉”,小麦玉米的产量才连年创新高。

11年过去,马峙英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突破了3项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冬小麦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了适应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3套技术模式,为提升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丰硕的成果。设立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100万亩,辐射区1000万亩,占全省小麦玉米两熟作物播种面积的近30%。多次刷新河北省以及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小麦、玉米高产以及两熟均衡高产纪录;项目区小麦、玉米单产分别提高15.23%和21.03%,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累计增产粮食690.4万吨,年节水达8亿立方米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10亿元。取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鉴定科技成果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制定并获准发布实施河北省地方标准5项。

风中雨里写春秋

粮食生产研究推广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风吹、日晒、天寒地冻的野外工作环境,造就了课题组成员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村里闲置的房屋既是课题组成员的住处也是实验站,那里夏天没有空调、电扇,冬天没有暖气。没有厕所,他们就在院里用木板临时搭建,直到3个月后,村里才为他们盖起厕所。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无论是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专家教授,还是20岁刚出头的研究生,都一心扑在科研上,从不叫苦叫累。

6月中旬是收小麦播玉米的关键时期,时值夏季,农民为了避开烈日骄阳,常常起早或是傍黑耕作,而在那几天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为了指导农民,一大早就下地,直到天擦黑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凭借深入田间、深入农民,科研人员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项目的出色完成奠定了基础。为了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暮春时节,河北农业大学李雁鸣教授凌晨四五点就到麦田观察寒潮造成的叶面结霜现象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谁道农桑不风流?我辈甘为粟粱谋。太行栽稻稻花香,坝上种菜菜丰收。平原麦田金光耀,低川棉海银波流。衣带渐宽何足悔,风中雨里写春秋”,这是李雁鸣教授2004年写的一首诗,既表达了课题组成员为了粮食丰收甘愿付出的心境,也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作者: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