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专访我校三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研团队-pg电子直营网

校报专访我校三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研团队-pg电子直营网

发布日期:2012-03-19点击数:次

近日,校报对我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海河平原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科研团队、“枣育种技术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科研团队和“中国核桃增产潜势技术创新体系”科研团队进行了专访,分别以“甘为百姓谋仓盈”、“八月红枣香”、“他像核桃一样平实”为题进行了报道,转载如下:

之一:

甘为百姓谋仓盈

——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马峙英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

今年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马峙英教授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他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笑容包含着欣慰,那茁壮整齐的麦田、饱满粗壮的玉米在收获季节的河北田野上迎风欢唱。小麦玉米的连年丰产和大红的证书,也是献给即将到来的建校110周年的一份厚礼。这笑容包含着自信, 21家单位的300多名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协同作战,联合攻关,为夏秋粮的均衡增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这笑容包含着心血的付出,2000年至2010年这十一年中,马峙英教授等科研人员深入田间搞科研,从未有过假期,在炎炎夏日看玉米的长势,在数九寒天查小麦的苗情,十一年的辛勤和汗水,浇灌出连年丰收的粮田。

重任在肩为粮丰

以河北省为主体的海河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之一,2009年河北省小麦玉米总产量占全国的10.7%和9%,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

海河平原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农业是海河平原的用水大户,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74%,水资源的不断匮乏将严重制约该地区粮食产量水平的提高。在没有水资源调入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尤为重要。

在海河平原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施肥不合理的现象。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过量施用已相当严重,农民形成了“施肥越多越增产”的传统观念,但作物产量并未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粮食生产中,过量施用氮磷肥造成持续的肥料报酬递减和环境污染,钾肥和中微肥长期施用不足甚至不施,导致粮食单产不高。肥料施用中并存的“浪费和亏缺”问题,成为限制区域粮食单产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

如何合理分配两茬作物的光热资源,提高水、肥利用率成为科研的关键所在。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节水、增产的目标,国家从“十五”期间启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我省承担了“海河平原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

衣带渐宽何足悔

马峙英教授带领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在全省布点,选取了三个生态类型区:山前平原区、黑龙港地区和冀东平原区,针对区域不同特点展开研究工作。21家科研单位,栽培、植保、水利、农机、肥料等多个学科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在小麦玉米栽培生长的关键期,人们能够看到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有了他们共同“把脉”,小麦玉米的产量才连年创新高。

粮食生产研究推广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风吹、日晒、天寒地冻的野外工作环境,造就了课题组成员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村里闲置的房屋既是课题组成员的住处也是实验站,那里夏天没有空调、电扇,冬天没有暖气。没有厕所,他们就在院里用木板临时搭建,直到三个月后,村里才为他们盖起厕所。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二十岁出头的研究生,都一心扑在科研上,从不叫苦叫累。

六月中旬是收小麦播玉米的关键时期,时值夏季,农民为了避开烈日骄阳,常常起早或是傍黑耕作,而在那几天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为了指导农民,一大早就下地,直到天擦黑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正是凭借这种深入田间、深入农民的精神,科研人员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项目的出色完成奠定了基础。

十年耕耘结硕果

在课题组成员居住的村舍院墙外面有一块黑板,板报的内容时常更新,引来农民驻足观看。原来,这是驻站的研究生们根据农时,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普及农业科技小常识。同学们在科研之余,还协助村委会的农业生产工作,比如参与制定肥料购买计划和粮食生产决策等。窥斑见豹,可见课题组培育人才的良苦用心。十一年间,课题组培养研究生102名,发表论文249篇。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课题组也十分重视技术的传播。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明白纸、录制专题电视节目、电台广播、录像光盘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实现了先进技术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十一年来,共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员3.8万人次、农民骨干210万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600万份,制作科技光盘1万多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丰硕的成果。设立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100万亩,辐射区1000万亩,占全省小麦玉米两熟作物播种面积的近30%。多次刷新河北省以及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小麦、玉米高产以及两熟均衡高产纪录;项目区小麦、玉米单产分别提高15.23%和21.03%,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累计增产粮食690.4万吨,年节水达8亿立方米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10亿元。取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鉴定科技成果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制定并获准发布实施河北省地方标准5项。

对于取得的成绩,课题组的科研人员显得很低调;当被问及付出的辛苦,马峙英教授说,比起粮食的丰收,那些算不上什么。他们将继续从事小麦玉米生产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听着他的话语,我们仿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看到农民丰收的喜悦。(作者:宣传部 杨晓丽 姚运肖)

之二:

八月红枣香

-------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刘孟军教授和他的团队

乍暖寒还的初春,在农大东校区,师生们来去匆匆的身影在泛着绿意的冬青之间穿梭。一行挎着大包小袋的人们步履匆匆地踏进学校西南一隅挂着“中国枣研究中心”牌子的三层小楼。他们是刚从北京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归来的刘孟军教授和他的团队,其科研成果“枣育种技术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得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自2006年刘孟军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又一次摘得国家奖的桂冠。日前,记者走进了枣中心,来探索这个团队靠着小小枣儿六年内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奥妙。

枣树需要咱研究

“枣是我国原产特色优势果树,是中国的果粹。早在《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全国现有枣树2500多万亩,年产量420多万吨、居干果首位,已成为河北省400万、全国200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枣树真的需要咱研究,消费者需要,农民更需要!”谈到自己研究的枣,科研项目的领军人物刘孟军滔滔不绝。

作为从望都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刘孟军深深知道,枣树意味着山里人一年的油盐酱醋和孩子们的学费。正因为如此,面对着我国枣产业面临的问题,刘孟军和同事们心急如焚。

多年来我国枣新品种推出极其缓慢,大部分地区以古老地方品种当家,中、早熟良种匮乏,裂果和缩果病害日趋严重,常年损失30%以上。枣农们几十年如一日种植一个品种,忙活了一春天,枣花开了不少,可坐住的果却不多;好不容易坐住些果,又因为裂果、烂浆、病害落了一地。八月收了枣,卖不了几个钱。怎样才能让总产量占干果头把交椅的红枣鼓起枣农们的钱袋子,真正成为摇钱树呢?刘孟军和同事们一直在思考。

好的枣品种,个大、皮薄、肉厚、品质高,二三十元一斤,很好卖,普通的品种二三元一斤,还存在卖果难。刘孟军他们意识到,只有品种更新换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咱就发掘一批优异种质,培育一批新良种,加速解决地方品种换代的燃眉之急。由此刘孟军和他的团队便开始了长达26年之久的枣树新品种选育科技攻关。

科技攻关喜丰收

26年来,刘孟军带领他的团队跑遍全国枣树的主要生产基地,走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对全国枣树900多品种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

26年来,他们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离着最终的成果越来越近。他们攻克了导致枣杂交育种徘徊不前的去雄难和胚败育两大瓶颈,创建了枣分子辅助杂交育种体系,选育出具换代价值枣新品种8个,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四倍体枣品种‘辰光’及第一个大田和设施兼优的极早熟鲜食品种‘月光’。他们与国内同行合作,从9个地方主栽品种和珍稀地方资源中, 系统选育出在果个、品质及抗病等重要性状上有显著优势,用途和熟期配套、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新一代品种27个。

26年来,他们建成了国内外最大枣基因库网络,创新了枣种质评价系列方法,建成专业性枣种质数据信息平台,为全国枣农和枣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便捷的枣种质资源信息服务。

仅近3年,他们与国内同行合作培育出的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106万亩,约占同期我国枣新品种推广面积的70%,仅经济效益就创造了37.7亿元。

在满城县抱阳山村,枣农李长安在山坡上栽种了他们的鲜食枣新品种“月光”后,地头下树价就达到每斤十元左右,更别说市场上的价格了。而且这种口感象水果的大枣,想买还得提前预订。“我家一亩大枣一年就能卖万数来块钱,其他庄稼活还不耽误。”提起自己家种的月光枣,李长安笑地合不拢嘴。

成功之所在

这个项目组发表了论文77篇,被sci收录4篇、引用19次,cscd收录43篇、引用215次。项目组育成的品种全部通过了省级以上审定,其中曙光等6个品种通过了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占2002年开始国审以来国审枣品种的60%。月光枣获首届中国枣业大会金奖,京枣39在第二届中国枣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获得金奖。

现在这个团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等6项大奖。有的人说:“你们项目组有啥诀窍,为啥哪个奖都能赶上。”而熟悉刘孟军团队的人却一点都不奇怪,因为20多年来,项目组人们全部的生活是围绕着枣的研究来过的。

不错,26年只专著于八月红枣香这一件事,这就是刘孟军团队的工作历程。

其实,刘孟军和他的科研团队跟大多数人一样,吃饭、工作、思考研究,不同的是,他们选准一个目标,长期坚持,锲而不舍。项目组成员刘平说,“我们的刘孟军老师应该好多年没上过商场了,连他的衬衣都是他爱人买到家让他试穿。”刘孟军教授的学生兼项目组成员代丽说,孩子小时候都是姥姥管,每年放寒假,老人家总要“质疑”她,‘别人都放假,你们为啥上班’。

不错,对这个项目组来说,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他们只是痴迷于枣树研究,艰辛、枯燥、孤寂,但他们持续不断地坚持着。他们说,搞枣树研究的过程很幸福。

其实,在人的生命旅程中,各种诱惑无处不在,甚至如影相随,成功的过程其实就是抵御诱惑,战胜孤独,坚守信念的过程。

志在过程,享受过程中的艰辛,同时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寂。这就是刘孟军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功之所在。(作者:宣传部 姚运肖)

之三:

他像核桃一样平实

——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志华研究员

每年早春,核桃嫩绿色的花穗在一片桃红李艳中默默无奇,及至成熟,青绿色的果实隐藏在郁郁枝叶之间,没有诱人的颜色,没有吸引人的形状,朴实无华,然而它树势遒劲,果实是四大坚果之一,营养丰富。与核桃打了近30年交道的张志华,气韵内敛,精华尽藏,与这平实的核桃是如此相像。

张志华是唐山人,虽然离开家乡多年,话语间仍然会有唐山人特有的习惯——卷起舌尖,尾音上挑。这是个行走在人群最不起眼的那类人,为人谦和,言语安静。然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他30年悄行于世,默默耕耘,在小小的核桃身上做出了大文章。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张志华以第二主持人身份完成的课题“核桃增产潜势技术创新体系”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许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奖项,也是他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励。

成功源于踏实、积累

1978年,张志华考入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四年后留校,在山区研究所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张志华与核桃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作之初,他给郗荣庭先生做科研助手。1982年正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起步之时,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张志华在基地蹲点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期间自是辛苦无数。好在有名师指导,再加上张志华自己努力上进,他在那段时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知识,为他后来的科研之路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张志华经常和学生说“要踏实干活,才能有收获”,这是老生常谈,却也是他切身体会。在基地蹲点时,他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核桃雌花和雄花哪种先开并非如传统认为的受气候影响,而是与品种的相关度更高,并以此为出发点做过系统的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以此为研究基础的“核桃雌雄异熟性研究”获得200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次获奖成果中花期预测部分也是以此为基础的研究新进展。他还发现,核桃在采收后堆沤3-5天后仍不能脱掉青皮者,十有八九就是无仁果,没有商品价值,直接废弃即可,实践中他的发现为果农们省去了不少的工时。

成功源于坚持、创新

在果品的现代化生产中,多采用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以维持品种的优秀性状,保持商品的一致性。然而核桃嫁接难由来已久,果品生产中普遍应用的芽接成活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严重阻碍了核桃优良品种的扩大生产。

如何挑开这个拦路虎?张志华和师辈们一起,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20年坚持不懈,终于在2000年左右创新成功。他们一改此前春天播种、当年7-8月份进行芽接的做法,创新性的把芽接的时间推迟到春播后第二年的5、6月份,如此便避开了雨季,避免了嫁接后伤流的不利影响,配合相应管理手段,成功的使核桃芽接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突破了核桃繁育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瓶颈,为核桃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应用最广泛、高效的核桃繁育技术。

要说农业实用技术,到这个份儿上也算功德圆满了,可是张志华不满足,因为在20年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还可以在理论上做进一步挖掘”张志华语音清浅,可以他的性格,这个 “进一步”是非要做到底不可的。

成功后依然平淡

获奖了,您高兴吗?“高兴”依然是浅浅的笑——这是个永远面朝前方的人,无论已经走过的是一片花海是荆棘丛丛。

张志华接下来的话完全证实了我的判断,他说“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核桃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在全国范围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越了传统优势果品苹果和柑橘。虽然发展势头迅猛,相比于传统优势果品,核桃在产业成熟度和优良资源的储备方面,在品种优化、筛选、培育方面的问题更突出”,而这也将是张志华今后工作的重点。

“如今中国的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已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可是在国际上的出口份额才占到10%不到,主要还是差在品质”,张志华诚恳的说,没有掩饰没有羞愧,只是陈述事实,典型的张式话语风格。是啊,正视差距才能摆正心态,心态好了,功夫到了,结果自然就有了。近几年张志华审定了“清香”、“艺核1号”、 “赞美”和“珍珠香”核桃新品种4个。获得了无数的个人荣誉,然而这些都不足以减少他加诸于小小核桃身上的期望——还可以做的更多、更好!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不会完全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张志华用行动告诉我们,筑梦踏实,目标永远在前方,而重要的是走好脚下的路。(作者:宣传部 张玲玲)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

网站地图